“作為32位微控制器的創新領導者,雅特力的產品優勢在於:採用55nm先進工藝,搭載32位ARM® Cortex-M4內核,國產最高性能MCU,主頻高達240 MHz,自帶浮點運算(FPU) 和數位訊號處理器(DSP),最高可支援1MB Flash 及224KB SRAM,實現閃存執行零等待效能,可運行於工業級溫度範圍-40~105℃。此外,配合雅特力自主研發的sLib安全代碼庫(Security Library),還能滿足方案商(IDH)對核心算法的密碼保護需求,創造更多二次開發價值。” 雅特力科技(重慶)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杜立博先生在ELEXCON 2019深圳國際電子展上向記者講道。

據悉,雅特力科技(重慶)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推動全球市場32位微控制器創新趨勢的晶片(MCU)設計公司,專注於ARM® Cortex-M4的32位微控制器研發與創新,在台灣及蘇州設有研發分部,在深圳設有銷售及技術支援分部。



短短兩年推出六大系列MCU,晶片銷量已達數百萬顆!

“在成立後短短兩年的時間裡,雅特力就推出了六大系列MCU,晶片銷量達到數百萬顆,預計2020年還將突破上千萬顆!” 杜立博表示,“AT32系列MCU相較於全球市場中的M0/M3 32位MCU,可帶來效能大幅提升,同時滿足設計靈活性、安全性、可靠性的多樣化挑戰,推動工業自動化、電機控制、物聯網及消費性電子等嵌入式應用創新。”

截至2019年,雅特力已推出五大系列MCU晶片,包括已量產的AT32F403、AT32F413和AT32F415系列,以及2019年底面向物聯網網關和5G應用推出的主打新品AT32F403A、AT32F407系列,累積將近100個型號,全系列採用55nm先進工藝及ARM® Cortex-M4高效能內核。

打造中國第一通用型ARM微控制器平台是雅特力全力以赴的目標,由於每家客戶的產品對晶片有著不同的性能要求。不論客戶是想打造一款高端性能的產品,還是成本要求嚴格的產品,雅特力都能滿足他們的晶片需求。而且基於ARM平台及其開發工具鏈,客戶在進行平台遷移或產品迭代時相當便捷,可以省下大量的工程成本。

中國5G商用剛剛開啟,各行各業正在探索新業務、新應用、新市場。在本次展會上,雅特力還面向物聯網節點及5G應用推出AT32F407系列主打MCU,並重磅預發布了2020年新品即第六大系列產品:AT32F421。 “MCU作為5G和物聯網應用中起到“引擎”作用的產品,既是網關也是節點,而一個網關可能連接著數十個節點。在未來,MCU市場將更看重物聯網節點應用,這其中蘊藏著無限商機。‘’ 杜立博向記者透露,“2020年,雅特力計劃推出更高頻的300 MHz Cortex-M4 MCU,以及真正低功耗的ARM® Cortex-M4產品。”



為IDH獨家打造sLib安全代碼庫,聯合創造更多二次開發價值

2020年中國半導體依然聚焦工業控制、物聯網IoT、消費類電子產品,有數據顯示未來世界有90%的事物將實現互聯,特別表現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,例如:鎖、門窗、睡眠系統、燈光控制、陪伴型機器人等。科技創新具有不連續性的特點,誰會成為下一個引領潮流的獨角獸,雅特力認為需要有獨特創新的方案來推進。

因此,雅特力正在積極邀請全球獨立設計方案商,在前期即引入創新設計解決方案,並研發導入獨有的安全庫(Security Library,簡稱sLib),可支援以密碼保護主閃存中指定範圍的程序區(即安全庫區),方案商可將核心算法存放到此區域,以達到保護的功能,其餘空白程序區提供給終端客戶進行二次開發,強化了產品本身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二次開發的使用便利度。而且據介紹,國外同類產品的保護機制雖能防止客戶的專利算法被竊取,但卻無法避免被清除,最終導致產品無法使用。

單片機、無線傳輸(RF)和智能感測器是所有智能終端都離不開的三類核心器件。而在整個智能硬體供應鏈中,雅特力除了負責提供一顆性能強大且價格親民的MCU“引擎”,讓方案商擁有更多新品功能的創造空間,為客戶帶來更好的產品體驗之外。杜立博還強調,“我們通過sLib安全庫保護了IDH的的專屬方案,努力為合作夥伴創造更多的二次開發價值,現已跟友商聯合推出了24GHz毫米波晶片,2020年還將繼續推出藍牙BLE5.0產品。”

如今,雅特力已累積相當多元的終端產品成功案例:如微型打印機、平衡車、三軸手持穩定器、電子白板、指紋識別、掃地機器人、光流無人機、電動車控制器與儀表、舞台燈光、機器人控制等消費性與工控型終端設備應用。



背靠聯電集團、智原科技,致力成為中國MCU市場的“主動脈”

“我們正在全力打造一個中國第一高性價比的MCU平台,致力成為中國MCU市場的‘主動脈’(ARTERY)。” 杜立博表示,“如今中國發展自主晶片迫在眉睫,中國“芯”企業要想玩得久,除了用芯來制造,更重要的是保持高品質、長期供貨穩定和強抗干擾性,特別是在MCU這樣的長尾市場。” 眾所周知,一家新星企業要想推出一款55nm晶片,前期需要投入很大一筆費用。雅特力能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就推出六大系列MCU,主要得益於當地政府和母公司的大力支持。

雅特力科技在2016年成立於重慶市高新區,是由中國台灣智原科技及聯華電子支持成立。智原科技是一家在ASIC專用級晶片研發及IP設計服務領域深耕近30年的企業,聯華電子是全世界前三大的晶圓代工制造廠。有了兩家公司的大力支持,雅特力獲得了高品質的晶圓供應、成熟的IP設計服務,自主研發出一系列高性價比的ARM® Cortex-M4晶片和工具鏈服務,並最終打造一個強大的MCU平台。

“長期以來,國外晶片廠商一直在制造工藝上佔據優勢,雅特力倚仗母公司的成熟技術贏在了起跑線上,首款55nm工藝的ARM® Cortex-M4產品就擊敗了不少競爭對手,這也是為何雅特力成立兩多年就可以創造這麼大營收的重要原因。”杜立博還透露:“雅特力正在規劃40nm工藝的晶片,只要產品具備足夠的市場優勢,我們很快就可以切換工藝推出新品,這是目前通用型單片機市場的競爭對手們遠未能及的硬核優勢。”

雅特力作為近兩年冉冉升起的“新星”企業,定位在更適合智能硬體的Cortex-M4微控制器產品,未來的戰略布局分為三步走:第一步實現通用型MCU國產化設計與生產制造;第二步引入IDH方案商,開發Turnkey方案;第三步以通用型MCU為市場切入點,開發ASSP MCU及周邊IC。我們的策略合作夥伴包括UMC、智原科技等,已形成完整的價值生態鏈,通過合作夥伴的結盟來產出更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,擴大MCU產品市場渠道,在新需求及進口替代效益下,雅特力將成為國產MCU主要供貨商之一。近期,雅特力開始在全球邀請獨立設計方案商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,一起創新,一起為客戶創造價值,希望能在下一個階段成為新興應用市場的爆款。

關於RISC-V,杜立博還表示:“雅特力一直在關注且已有能力開發RISC-V 晶片,我們不拒絕這個平台,但對於這個市場仍保持觀望態度。事實上,曾有客戶向我們提出RISC-V架構的晶片需求,但我們考量更多的是整個MCU生態鏈。雅特力現在主打的是一個強大的平台概念,更加看重長期以來習慣使用ARM平台的龐大客戶群。ARM® Cortex-M平台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,且其代碼風格很簡潔,熟悉它的工程師只需花一兩周的時間就能輕松完成平台移植操作。而且ARM® Cortex-M平台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工具鏈及技術服務,但RISC-V則相反。對於一直使用ARM平台的客戶而言,若想嘗試採用一款新的內核,需重新配套工具鏈,會造成開發成本大幅提升。”